进店找张空台坐下,扫一扫桌角的二维码即可点餐,吃完也可直接手机结账,服务员或老板,也许只会在上菜的时候“闪现”。
这样的就餐方式,对一线、南方城市的很多消费者来说已是习以为常,但在更大的长尾市场,在相当多的中小型餐饮个体中,扫码点餐的普及率其实并不高,这一数字化工具对大多数餐饮人而言,仍像个鸡肋,找不到一定要用的理由。
但随着我国餐饮业持续升级,当大餐企、先锋城市数字化比例逐渐提高,数字化必然在长尾市场下沉、普及,扫码点餐或许只是这个过程的开始。而对很多餐饮老板而言,扫码点餐也可能成为是否跟上这一轮餐饮全面迭代升级的因素之一。
南方城市扫码点单率高于均值
日前,某知名本地生活类互联网企业在统计中得出的一组数据显示,扫码点餐存在一批“先发展起来”的“先锋城市”,而这些城市多集中在南方,出现“热岛”现象。
数据显示,目前扫码点餐在市场的整体渗透率,约占7.8%,而在这些“先锋城市”,扫码点餐的渗透率都在13.1%以上,高出市场均值5.3%。
这些城市中,除了北京、上海、丽江等城市,大多集中在广东(12个)、福建(4个)、浙江(4个)等东南沿海省份,这让这些省份成为扫码点餐的“热岛”。
而细看这些先锋城市,又大致能根据其与扫码点餐的关联属性,将它们做个归类:
第一类是经济较发达城市,比如北京、上海、武汉,但它们多属于单点开花;另一类是广东、福建、浙江省内的诸多城市,它们多以重点城市(比如广州、深圳、杭州等)为中心,形成周边的区域辐射,在东南沿海省份“热岛”区域,这也是先锋城市占比最大的区域;第三类则是以黄山、丽江为代表的部分热门旅游城市。
看上去,这些城市的分布较为分散,但它们中的大部分也有一个共性在于,不仅是扫码点餐,也是很多行业发展的“先锋城市”、品牌的发展地,率先在这些城市“发迹”的各种趋势,都在未来在全国蔚然成风,比如酸菜鱼、喜茶,比如网购、外卖、社区团购……
而扫码点餐会在这些城市,特别是南方城市首先形成突破,也有其原因。
扫码点餐是消费者,更是餐企的数字化强需求
都说消费是经济第一驱动力,对扫码点餐来说,消费者需求也是最重要的驱动力。
消费者对扫码点餐接受度高
先锋城市中的第一、二类城市经济都较为发达,在2020年全国城市GDP排行中,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等均稳居前五,而GDP前10的城市,均是扫码点餐的“积极者”。
随着产业升级、5G、物联网的发展,各行业都在进行数字化探索、升级,这些城市是很多行业头部企业的集中所在地,自然成了社会数字化的发起点,不仅扫码点餐,整座城市的数字化程度都较高,消费者对扫码点餐等数字化产品的接受度、使用意愿也就非常高。
米粉连锁品牌三两粉的深圳南山店是一个社区店,所以老年顾客比三两粉其他门店多,按理说,扫码点餐会是老年人的障碍,但这家店店长表示,“深圳很多老年人都会用手机点餐,至少一半都不需要教他们怎么扫码,自己就点好了。”
扫码点餐是新生力量消费刚需
同时,这些城市集中了大量重点高校,吸引着全国众多的青年流入,大量行业头部企业的存在,又能将流入的青年留住,今年10月智联招聘发布的《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》显示,对人才吸引力的前10名城市,与扫码点餐的先锋城市高度重合。
而这些青年,正是一个城市未来最主要的消费力来源,在这些城市也就形成了高消费力人群的聚集,和持续输出。这些新生力量走在时代的前端、愿意尝试新兴事物,对他们而言,便捷、快速、高效的数字化产品不仅是刚需,也正逐渐成为一种消费习惯。
扫码点餐正是这样的存在,它的高效不仅体现在省掉了传统的点餐步骤,更在于就餐流程的升级。比如美团收银的扫码点餐中,除了基础的点餐、结账,还能查看这个门店菜品的销量排行和推荐菜,帮助解决顾客的选择困难症,提高决策效率和消费体验。
三两粉营销负责人颜黄蓉就表示:“现在扫码点餐基本是深圳新开店的标配,看到哪家店没有用,消费者反而会奇怪。”所以相比传统的人工点单,先锋城市的消费者不仅喜爱,甚至会建议餐饮老板加装扫码点餐。
第二类城市和第一类城市的不同在于,第二类城市一直是我国经济、科技发展水平发达地区,比如广东,尽管广州、深圳才是超一线城市,但因人口流动、企业流动等因素,周边城市在生活消费习惯上会快速接近,浙江很多周边城市也都在承接杭州数字化发展的外溢,这些都拉高了南方城市的扫码点餐的需求。
但在北方,这一点似乎并不成立。比如在先锋城市北京的周边,扫码点餐或者说数字化程度并不突出,这主要是由于北方城市的支柱产业多为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,有高消费力的高层次人才密集度不如南方城市,加上北方近些年整体发展、气候等原因,对年轻人吸引力有限。在《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》50强中仅8座城市上榜。
年轻人才少了,城市活力便下降,对新兴产品、工具等敏感度也随之下降,难以承接北京外溢的发展红利。
第三类城市则是著名旅游城市,会大量接待第一二类城市消费者,这类消费者的扫码点餐需求,也就成了第三类城市餐饮的需求。
比如地处安徽的黄山,左边是武汉,右边是江苏、上海,下边有浙江,这些地方又恰好是扫码点餐的先锋城市,当地餐饮会为了接待具有数字化消费习惯的消费者,大量使用扫码点餐。
餐饮老板更需要数字化
随着餐饮行业的数字化普及、发展,特别是消费端数字化的升级,消费者的需求也就成了餐饮老板的需求,餐饮老板正被消费者倒逼着使用线上工具。而扫码点餐的低门槛,让很多中小餐饮、夫妻小店能轻松驾驭,也就成了餐饮数字化下沉的首要市场表现。
更重要的是,线上工具的确能帮助餐饮老板提高餐厅效率。
在使用数字化工具前,错单、漏单是每个餐饮门店必然存在的失误,但扫码点餐是运用计算机和软件,能降低错漏发生的几率,还能解决多人同时点餐、菜品推荐的问题,也间接降低了客诉几率。
而且由于扫码点餐将这些功能进行了整合,能为餐厅节约相当的成本支出。比如很多餐厅在使用扫码点餐后,都会考虑减少前厅的人力成本。广州一个前厅服务新手工资都在3500元/月上下,如果会写菜单、帮客人下单、推菜,工资则要攀升到4000~4500元,二三线城市也要在3000元以上,对很多中小型餐饮门店来说,扫码点餐每个月的确能省下一笔不小的开支。
在深圳专营快餐的单店小面先生,使用扫码点餐前高峰期前厅需要两个员工,“收银台必须站一个人,而且不能动,哪怕送瓶饮料也不行”,使用扫码点餐后,小面先生减少了一个全职服务员,另一个服务员则专注送餐、提供服务,大大提高了工作集中度和效率。
目前,扫码点餐系统的功能也在不断升级、完善,在推荐菜品之外,还能根据门店顾客消费习惯,对门店菜单进行合理调整,或是给餐饮老板提出菜品调整建议,帮助餐厅进行原本需要专门咨询机构才能进行的科学规划,而这种咨询的费用少则两三万,多则十余万且无上限。
可以说现在数字化升级后,仅扫码点餐一个板块的系统,就能让餐厅的菜品、服务更贴合顾客需求,间接提高客单价、复购率、降低规划成本。
未来餐饮必然全面数字化,扫码点单是渗透的开始
这个看上去不算大的升级,在餐厅竞争更为激烈的先锋城市,其实能在很大程度上拉高餐厅的软实力,降低餐厅升级门槛,跟上餐饮发展趋势,不被数字化越来越普及的餐饮市场落下。
因为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推进,不仅在餐饮业,而是必然会在整个社会数字化普及,特别是5G正快速铺开,加上疫情影响,数字化不再是个选项,而是无法回避的必修课,许多行业的运行模式乃至生存逻辑正在被改写,也加剧了行业格局的变迁。
餐饮数字化也已从单纯的板块运行,升级到了全链条协同,不少大型餐企、连锁品牌都有了自己的数据中台,从前端门店到后端采购,再到营销甚至战略的规划,都能通过数据中台形成一个整体高效运转。而它们能快速感知市场、消费者需求,并快速改进的基础和入口,其实就是扫买单餐这样的小工具。
正如颜黄蓉所说,习惯了数字化生活,习惯了扫码点餐的消费者,会不适应甚至不喜欢有人盯着点餐。无数这种细节、小工具的叠加,成就了消费主力对数字化的强需求,而正成为消费主力的Z世代,生长在移动互联时代,数字化需求只会更高。
技术、市场、消费观念向下扩散是不变的商业趋势。随着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品牌、门店,逐渐“霸占”一二线市场并加快市场下沉,下沉市场的消费观念将逐渐向一二线市场靠拢,数字化需求不断增高。
所以不难预见,操作、接入都不复杂的扫码点餐也会加快覆盖下沉市场,特别是前文提到的北方热点城市的周边城市,以及二三线城市,极可能成为下一波数字化的增量市场。
而在未来,后端供应链等更复杂、更系统的数字化,也可能逐步下沉,从这个角度来说,扫码点餐不过是未来餐饮全面数字化的入口和“开路先锋”,成为整个社会大部分餐饮门店的标配。
诚然,对大多数中小餐企来说,谈供应链、谈数据中台还太遥远,但通过数据搜集、分析,提升门店效率,帮助餐饮老板进行经营决策、提升消费者体验,却是数字化对中小餐饮实实在在的帮助。
试想,你隔壁那条街味道不如你的快餐店,加装了扫码点餐,因为点餐更快、菜品更符合顾客需求,或是套餐搭配更合理,而抢走了你的顾客,你会甘心吗?
著名投资人王岑曾在演讲中说,你不需要拼过所有人,但你拼过和你同赛道的人,拼过同个社区,或是同条街道、区域的门店,那你就能活得很好。所以长尾市场的餐饮人更要想明白,是等待浪潮的冲击,还是做赛道里吃螃蟹的人。
数字化是未来的必然,众多扫码点餐这样的小工具迈向长尾市场,则是全行业数字化升级渗透的开始。正如深圳快餐单店邻悦里深夜豆浆店长所说,手机点餐实际上给顾客提供了多一种选择,顾客可以不用,但门店应该为顾客提供这样的服务选项。